往日微忆
文章目录

一直都以为所有的汉字都是一字一音节,也认为是与其它语言文字的最大差别,没想到偶然间查询“海里”单位时得知有一个字“浬”就是海里的意思,而其读音竟然是hǎilǐ。一个字两个音节,这不是要逆天吗?简直毁三观啊。不查不要紧,发现多音节字还多着呢,譬如:兙、兛、嗧、吋、砼、圕、唡等。据查,大多都是十九世纪初翻译的外来度量衡单位而创的计量用汉字,通常有两个字组合成。特别之处就是单一个汉字却要念两个或三个音(通俗点讲就是:写只写一个字,可读却要读成两个或三个字)打破了汉字一字一音的惯例。其中,“砼”读“混凝土”音,1953年由著名结构学家蔡方荫教授创造者;“圕”读“图书馆”音,1924年由中国图书馆学家杜定友创造。这些多音节字打破常规,不知是进步还是倒退,值得专家研究。至少我感觉,有些混乱,不可想象。幸好,后来国家文字改革,这些字规定不这么用,当作俗字。目前,港澳台以及日本等国家还用部分这些多音节字。

引申阅读:http://baike.baidu.com/view/2298478.htmhttp://baike.baidu.com/view/575911.htmhttp://baike.baidu.com/view/237680.htm

分享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