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录参加司法考试的过程
By 辞峡烟斜
文章目录
知道司法考试,大概是在2006、2007年,山山、柱歌(此处为别字,令人汗颜的网易敏感词过滤)备考几次终而过,于是乎,脑袋一热也想考,但由于当时疲于应付工作只是停留在想想而已,没有付诸实际行动。直到2012年末转业定,等待安排,才得以最终决定参加司法考试。
三 大本2013年初就已买,1月至4月断断续续翻翻(期间大部分心思备考会计从业资格考试),唯一感觉就是内容太多,头大。5月购入万国的专题讲座(6本 红)、张能宝的历年试题及考点归类真解(8本蓝)、万国的历届真题分类解读(5本红)、法律出版社的司法考试辅导用书配套测试题解(8本白)以及万国的重 点法条解读、法律法规汇编,摞起来足有30cm高,9月中旬就考试,尤其对一个初步接触司法考试的新手来说,任务量之大可想而知,再加上5月下旬家里亲戚 出事去协助处理相关事宜直到6月中旬才真正全身心投入司考的汪洋大海中。在那两个多月的备考中,除去吃饭、睡觉、偶尔散散步、看看电视外,都是在看司法资 料书,从万国专题讲座开始,根据司考时间倒计时作计划,每天固定必须完成看书任务,一天八九十页数,看完万国的6本专题讲座,终于对司法考试有个全局的认识和了解,可惜时间真不够,7月底8月初才看完专题讲座,又是焦急又很是无奈,8月又是坚持把张能宝的8本过了一遍, 万 国的历届真题分类解读过了两本就到考试了。匆匆忙忙参加考试,本来头一次考就是练手的,没想着过,毕竟才真正复习了两个多月。能坐在那里考完四卷,不仅是 脑力的考验,还是体力的煎熬,太辛苦。考完下来,我快虚脱,一两天浑身不舒服。11月成绩公布,312分,比我预想的高。
不甘心没过,再考。2013年底开始上班,不像以前可以天天全身心看书,现在只能晚上和周末,再就是上班空隙。前两个月把万国的历届真题分类解读 剩下的几本过了遍,再把去年看过的知识内容全程温习了遍。下来,就是开始听课,从网上下载了万国和三校的音视频教程,因三校的比较齐全,所以从最初的开始 看,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对的,三校名师的质量真心不错,听那些老师讲课,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,有些知识要点让人豁然开朗,茅塞顿开,刑法的刘凤科老师、 民法的钟秀勇老师、行政法的徐金桂老师等老师不愧是相关领域的专家,不得不佩服。音视频课件内容很大很多,没有那么多时间,只能挤时间,上班路上、坐火 车、睡觉前都不得不戴着耳机听课,那段时间简直快把自己逼疯了。临近9月份考试,都没有把全部课件看完,不得不停下,找了几份所谓密卷做看记。考试的那个 礼拜,又恰逢去广州培训两个礼拜,回来考试也是来回折腾赶时间。这次考下来的感觉是难度比去年有所增加,但估计自己是肯定过不了,过了也是侥幸。结果果真 侥幸,361分(卷一108、卷二77、卷三76、卷四100),不多不少,算是辛苦付出的一点安慰。这期间我想,估计2014年因官司跟法院接触过几 次,对司考有些知识点掌握有一点点帮助。
司考下来,有两点感受和经验,希望能给予还在备战司考的学子有点帮助:
1.司考过不了没什么大不了,首要的是要通过司考,学到知识,知道怎么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,维护自己的利益。司考知识涉及社会生活中方方面面,建议任何人都应该多学学,掌握一点。
2.考司考,对于初接触者,建议先把三大本通过一遍,不要记、粗略翻一遍,了解司考知识要点。再选择一所培训学校,有条件的可以接受现场培训授课(没条件像我只能从网上下载课件),老师讲课比自己看书容易掌握重点,效果好,效率高。众多名校中,个人认为三校名师的老师水平、授课体系比较完善。最后选择一套真题解析,不宜多,一家就好,建议选择张能宝的。
片面之言,不能全信,适合自己才是最好!